微波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及應用
目前,微波醫學主要有微波診斷、微波治療和微波外科三個部分組成。
1、 微波診斷
微波診斷是一種無損傷診斷。它是利用人體組織發生病理改變后,介質電特性(即復介電系數)發生變化,利用微波技術測定這些組織介電特性變化所引起的傳輸及以發射量變化,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例如:肺部發生肺水腫和肺氣腫時,肺組織的復合介電系數發生變化。當微波通過肺部時,其衰減程度、相應變化,反射大小均與正常肺組織不同,從而能早期診斷肺水腫和肺氣腫,微波還可以無損傷地測定心臟血容量的變化、動脈壁厚等,對早期診斷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工程師雅各比(J.JACOBI)等,在1982年試制成功了第一臺微波成像儀樣機。這樣儀器發出的微波能透過人的肌體,并能將透過肌體組織而發生改變的微波,經計算機處理后傳到電視監示儀,就能在顯示屏上準確地顯示出每種組織內部的解剖圖像。這種微波成像技術,和現有X射線和其它成像技術相比具有許多優越性,例如,比現有的各種檢查手段靈敏,能檢測出兩種組織之間細微的密度差異。而X射線只能區別骨和肌肉,不能識別腎和脾之間的差別,用微波檢查逼真地再現組織所特有的分子結構,能輕易地把軟組織和硬組織區別開來,利用微波成像技術檢查,能看到用X射線所不能看到的東西。微波診斷能精確地揭示組織在密度,質地和分子結構上的變化。故微波檢查能取代組織活檢和探查外殼技術。應用微波成像技術,不但能產生比用X射線等檢查清晰得多的圖像,而釋放的輻射劑量僅為目前公認的微波輻射安全標準的萬分之一?梢,微波成像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醫學診斷中的廣泛應用,將使微波醫學成像技術繼CT和核磁共振成像之后,又有新的重大進展。